名將周亞夫功在漢朝
 
 

 

  漢文帝死後,景帝繼位,不到三年,吳、楚七國聯合叛亂。國家正需用人之際,就把中尉周亞夫調升為太尉,掌管全國大軍,準備攻打吳楚。周亞夫親自到淮陽地勘,瞭解情勢後,提出用兵平叛的策略:「楚兵剽輕,難與爭鋒,願以梁委之,絕其糧道,乃可制。」他認為吳楚軍隊強悍,行動迅速,無法對抗,只能犧牲梁國,利用大國梁國為餌,來消耗其戰力,再斷絕其糧道,就可以打敗吳楚聯軍了。景帝同意周亞夫的策略,後來證明此計正確。
  吳軍果然攻打梁國,梁國緊急,求援周亞夫,周亞夫領軍到昌邑城,挖深城池,就是不出兵救援。梁國每日派人向他求助,他還是不肯去救。於是梁王上書景帝,抱怨周亞夫見死不救。景帝派使者詔令周亞夫救梁,周亞夫還是不從,仍然堅壁不出,反而派出輕騎兵去斷絕吳楚軍隊後方的糧道。吳楚糧食不繼,屢次向漢軍挑戰,漢軍始終不出戰。
  有一晚,發生一起軍中「鬧營」事件。軍營夜間自相攻擊,造成營區紛擾混亂,甚至鬧到周亞夫的帳下。太尉果然沈得住氣,一動也不動,就是不起床。過一陣子,軍中鬧營事件停了下來,恢復平靜。主帥周亞夫不驚不恐,安然好睡,沒有輕舉妄動,造成更大的紛擾,足見指揮官鎮定,全軍自然安定。吳楚叛亂,亂了三個月,太尉終於大敗吳軍,並高價懸賞吳王人頭,果然越國人斬下吳王頭來領賞。戰事已定,大家無不佩服太尉周亞夫的計策正確。
  其實文帝時,吳王對太子不滿,早有反意。文帝予以百般寬容,而吳王卻沒有危機意識。等景帝即位,做過太子家令的晁錯,為人刻薄,處事操切,到處樹敵,立即建議削藩政策,而吳王等首當其衝,當然不滿。七國亂起,以「誅晁錯,清君側」為名,起兵造反。景帝心驚,沒有主意,被晁錯的死對頭袁盎設計,乘機危言中傷,景帝遂誅殺晁錯,晁錯已死,七國並不退兵。若無名將周亞夫率兵平亂,漢朝哪有後來亮皇皇的四百年歷史啊!(陳李葉)










 
  中華民國退休警察人員協會總會
社址:台北市天津街1號2樓  電話:02-2396-093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V.O.P. 建議最佳瀏覽解析度 1024X768 IE 5.5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