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桐樹與桐花節
 
 


  近年來,客家興起「桐花節」。桐花為何物?一定有很多人不知道。根據「梅樹開梅花」、「桃樹開桃花」的邏輯,桐花必定桐樹開的。筆者認知有限,僅知桐樹有兩種:梧桐和油桐,梧桐是不開花的,僅供人觀賞其葉大,和樹幹的挺立,或是供人吟詠,像李後主詞「相見歡」,就有:無言獨立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和「采桑子」中的:轆轆金井梧桐晚,幾樹經秋……等,對平民大眾,一點關係都沾不上,只有油桐與吾人有較多的關係。

  油桐樹也叫桐子樹,是落葉喬木,高有兩三丈,也有低矮的,枝椏橫生,一株樹蔭地甚廣,乘涼的好地方。每年一次開花,後生葉,再結果,到了冬腊月,葉落果落,光禿禿的,有如枯枝,次年再一次開花……循環一次,似乎沒有停止,是多年生木本植物。

  油桐果盡落在地上,冬腊月農閒,大人小孩動員拾果,拿回家放在一堆,讓它發酵,外殼腐爛,春二三月時,再去剝它,裡面有兩粒外殼堅硬的仁,曬乾後,送去油房榨油,除留部份自己照明,和油漆家具,剩餘的即可出售。彼時對日抗戰,需要大量桐油煉漆,船艦飛機都需桐油漆保固,價錢不惡,辛苦很有代價。貧窮人家,買不起桐油,只好摸瞎。否則,唯一辦法是睡覺。筆者由小學至高中,全用桐油燈照明,似不覺苦。今人要是無電,不知會怎樣?現在沒有桐油了。這不是小問題,每人都該想想。

  桐油雖能照明,但不用它點佛前的燈。據說是目蓮由地獄救得母親,用扁擔擔著母親和佛經,被油桐樹擋路,淡淡地說了一句:「桐油不可點佛前燈。」所以,後人都不用桐油來點佛前的燈,人們一直遵守著。

  抗戰時,桐油價俏,西南三省人,搶種油桐樹。那年寒假,學校受縣府所託,分桐苗給學生,寒假拿回家去種植。我領了十株桐苗,回得家去,自己立刻去種。因天候太冷,我拎著父親的烘爐前往。在路上偶然疏失,摔破了煤爐。我深怕父親責備,他卻一點也不生氣。我想他是想,他有小小年紀的兒子,就會「造產」,高興都來不及呢!

  來台十四年,未見過桐子樹,轉警後,派去山地,見荖濃溪兩岸,滿山遍野的油桐樹,感覺回到了故鄉。四五月桐花開了,一片雪白,教人眼睛一亮。可惜,不過幾年,油桐樹全被砍來種木耳,想找一株桐子樹都難。現在如果還保有那些油桐樹,開花時節,來個「桐花之旅」,可能遊人如織,原住民不是可以大賺一筆嗎?他們殺雞取卵,怪誰?只好瞪大眼看「桐花節」了。 (張璞琅)



 
  中華民國退休警察人員協會總會
社址:台北市天津街1號2樓  電話:02-2396-093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V.O.P. 建議最佳瀏覽解析度 1024X768 IE 5.5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