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擂茶千里飄香
 
 


  如果你到閩、粵、湘等地客家人的家裡作客,熱情的主人就會笑吟吟地給你端上香氣襲人的擂茶,然後和你慢慢地聊,讓你盡情地品嘗,茶沫沾唇,甘醇爽口。主人見你喝得舒暢,便會一勺一勺替你續上,殷殷情意,拒之不恭,讓你喝個心滿意足。
  擂茶的製作很獨特,客家人都有擂茶功夫,尤其是婦女,人人是擂茶能手。家家都有一套擂茶工具,人稱「擂茶三寶」。一是口徑約一•五尺,內壁有溝紋的陶製擂缽;二是長二尺許,上等山楂木或油茶樹幹製成的擂棍;三是撈濾碎渣的竹製撈瓢。加工時,抓一把當地盛產的茶葉、芝麻、幾片甘草等,放入缽內,手握擂棍沿缽內壁順溝紋走向有節奏地旋動,間或輕輕敲擊,然後將研成的碎粒撈起,用擂瓢濾出碎渣,剩下的糊狀物即為擂茶「腳子」放在茶碗裡調勻,沖入沸水,就成了集香、甜、苦、辣於一碗的擂茶了。品啜時,一股清香撲鼻而來。初飲,口舌生津,齒頰留香,神清氣爽,五內俱暢,大有茶煙詩痕花香之趣。
  打擂茶最講究的是配料,製作擂茶時,除了好茶葉、芝麻為主要原料外,配料可隨季節的不同而變換,其妙無窮。春夏濕熱,常用新鮮的嫩艾葉、薄荷葉、天胡荽。秋天風燥,多選金盞菊花或白菊花、金銀花。冬天寒冷,便用桂皮、胡椒、肉桂子、川芎。使用不同的配料,能製成多種多樣的擂茶,如外加魚腥草、藿香、陳皮,可做成防暑擂茶;外加茵陳、白芍、甘草,可做成清熱擂茶。據中醫驗証,擂茶具有生津止渴、防風袪寒、開胃健脾、清熱解毒、清肝明目、潤膚美容、延年益壽之功效,對常年生活在山林瘴氣較重的客家人,有一種獨到的袪病健身效用。難怪客家翁嫗長年累月嗜喝擂茶,個個精神健旺。當地人歇工回家,寧可不吃飯也要先喝上一碗,以致他們流傳一句俗諺:「喝擂茶、吃粑粑,壯體格,我哈哈。」人們還雅稱它是「藥食兼佳,味中有味」的客家保健飲料。
  客家擂茶源遠流長,喝擂茶習俗盛行於閩、粵、湘民間,已有上千年歷史。擂茶源自中原,唐宋年間,隨著客家人南遷南方山區而流傳下來。《玉林詩話》所載一首路德章的詩《盯貽旅舍》,就描述當時江南民間喝擂茶的風情:「道旁草屋兩三家,見客擂麻旋點茶。漸進中原語音好,不是淮水是天涯。」 (于愷駿)

 
  中華民國退休警察人員協會總會
社址:台北市天津街1號2樓  電話:02-2396-093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V.O.P. 建議最佳瀏覽解析度 1024X768 IE 5.5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