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鄉過春節與拜年
 
 


  陰曆春節,是傳統中國過年特重感性的表達,像是敬天法祖、祭祀神明、家庭歷史的傳承,也是中華民族倫理道德的體現。家家掛燈結綵,發揮仁心孝道的實質行動等,不一而足。
  自從失去大陸政權後,對傳統文化的「變革」很多。八七年大陸開放,我首次回到故鄉「溫州」過年。當時的情境,見親人肚子都填不飽,還過什麼年?全賴我以金錢與物質援助,非常悽慘。說也奇怪,風水輪流轉,不到幾十年時間,現在的大陸,一切大大改觀了。
  最近這兩年,我又回去故鄉過年,溫州人的年節習俗與各地大致相同,唯過年氣氛較台灣更濃厚。農曆十二月初,祇見一般家庭已著手準備過年,忙于製作臘味,釀製香腸,腊雞鴨豬肉曬鰻鯗等,及做年糕和小點心等,通稱「辦過年貨」。臘月中旬以後,家家都在打掃屋內外,洗滌家具衣物,準備過一個潔淨的新年。
  除夕前幾天,貼春聯,內容是求平安吉祥與各行業豐收。分歲酒不一定在除夕夜吃,自農曆廿四日即開始設宴,互邀至親好友歡聚暢飲,相互來往,酒席設在餐廳裡,故溫州各餐業生意都忙不過來,慢一步去訂酒席,恐怕沒有你的份了。
  過了除夕夜,溫州有句俗語:初一拜殿門(新春清晨家長要到各廟宇拜神燒香,祈求保佑平安),初二拜丈人(到岳父母家),初三拜屋底,初四拜鄰舍,依習俗從初一到初五為年假,一般商店都不開業,初六以後各廠商才開門營業。
  正月初一,依習俗晚輩要按序向長輩行叩拜禮,清晨要以鬆糕或年糕作早餐,不宜食用流質食品,俗傳年初一早晨喝湯,一年內出門會遇雨。客人來時要互道「恭喜」並奉橄欖茶,點心則是紅棗、蓮子、白木耳、桂圓等甜湯。親友和鄰里之間往來賀節,俗稱「拜年」並互相留飲,新年酒俗稱「春宴」。
  隨著時代變遷和社會進步,拜年在舊時代溫州人用紙蓬包,裡面包裝桂圓乾或紅棗當禮品,你送給我,我原包送給別人,甚至這些東西到了發霉或爛了為止,結果都丟進垃圾桶裡。送禮方式與內容,已在與時俱進變化,如送酒類、飲料或水果等,且拜年的對象也不斷地擴大和更新,既然是拜年,就在春節期間行動,最遲也不能遲到正月之后。
  溫州人素有經商之俗,走南闖北,勤勞刻苦,不少人往往越是過年過節越是忙碌不堪。因為這段時間裡,含有最佳商機,所以許多人都是過了春節或更遲時候,才安排回鄉,所謂「有心拜年過了正月亦不遲」,仍是大家樂於接受的理由。(林炳光)

 
  中華民國退休警察人員協會總會
社址:台北市天津街1號2樓  電話:02-2396-093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V.O.P. 建議最佳瀏覽解析度 1024X768 IE 5.5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