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教與算盤

 
 
《論語 • 述而篇》:「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直譯】
孔夫子常以四種科目來教導學生:文學、品行、忠誠、信實。

【分享】
吾人來到人間,要懂得藉事煉性,其中最重要還是實踐,是以《大學》特地記載說:「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驕泰以失之。」得之,就是務實力行。

  常說的「文以載道」,人人耳熟能詳,對道對文且知所進退,家庭、社會因而日好。就孔聖人「四教」來說,日本「論語學家」?澤榮一特以「算盤理論」加以詮釋。指出《論語》有如一尊算盤,我們生活中的細節粗幹可當成算珠(古人稱之為:檔。這稱謂若比喻為當今股市的檔,更具機靈妙趣),論語與算盤的關係,既是文又是道,文是大體面高精神,道是全力執行全面功勳,唯有文與道相間共進,才能行、信而忠,圓滿於「四教」。

  人生處世之道確實極為困難,但要在困難處找到立足點,可靠的憑藉就是《論語》,熟讀並運用後,走在人生道路上無論面對細節或粗幹,都能利己利群,至少不致產生利己損人、為己欺人、詐騙獲益的心思與行為,這就是發自「論語檔」的精神與浩然。

  說到算盤,不期然想到《算法統宗》,這部珠算巨著,是明代程大位花了近二十年時間才完成,他是商賈,更是令人敬佩。他且寫了一首「飲酒數學詩」,就以他的詩歌作為結語,詩說:

  「肆中飲客亂紛紛,薄酒名醨厚酒醇。好酒一瓶醉三客,薄酒三瓶醉一人。共同飲了一十九,三十三客醉顏生。試問高明能算士,幾多醨酒幾多醇?」

  用算盤點算人生與事業,程大師說的好酒、薄酒分別是多少瓶?符合《論語》中的哪幾句話呢?(蘇俊源)

 
 
中華民國退休警察人員協會總會
社址:台北市天津街1號2樓  電話:02-2396-093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V.O.P. 建議最佳瀏覽解析度 1024X768 IE 5.5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