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馬太鞍溪偃塞湖忽於九月二十三日潰壩,如億萬猛獸般的洪水瞬間傾瀉而下(溢流前總水量八六三七萬噸),將最接近偃塞湖的光復鄉幾乎全鄉變成水鄉澤國,有的住家一樓全遭滅頂,到第八天的三十日為止,眨眼間已奪走十八條人命、七人失聯(仍在尋找)及逾百人受傷,悲慘情狀無法言喻。
身處重災區大華村的退警歐陽中超,他心如刀割般地說:「和光復鄉?民一樣!大華村無一幸免!至今(二十六日)下午六點總算清完第一階段污泥穢水的一部分。感謝這三天以來過去的同事玉里高中教官、屏東涼山部隊總教官的大力幫忙,我雖不認識他們。還有東華大學的學生以及四面趕來的志工,都主動日夜幫忙,才能在最短的時間漸漸恢復家園,讓客廳能夠重見天日。整個過程當中有喜有樂(感動的快樂),但距離家園全部完成,還有一段長路要一步步走下去,謝謝你們。接下來就要靠自己了。感激所有的志工團隊,感謝總會夥伴們的關懷。」
馬太鞍溪偃塞湖在在今(一一四)年七月就已形成嗎?可不。台灣師範大學《永續管理與環境教育研究所》特聘教授方偉達,一九九九年在金鼎獎作品《生態瞬間》中盛讚馬太鞍溪濕地是「水的記憶場域」、並在《臺灣濕地誌》記錄馬太鞍溪是阿美族與自然共生典範的濕地。當時就提出警告,若不加以妥善重視與管理,後果難以逆料。如今真的成為巨災大厄現場,全國各地(含退休警消)一萬多人自動前去搶救與剷泥、清淤、收運雜物…等吃重又極危險的工作,真是台灣史上少見的沉重與悽慘。
馬太鞍溪偃塞湖潰堤慘事突發後,各地退警源源向總會反映協助方式與辦法,總會謹此表達萬分感謝與敬意。(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