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業家的罰單
有些民眾總以為認識警察就能幫忙撤銷罰單,卻不知道在現代民主社會,監督機制十分嚴密,講究程序正義,已經沒有警察會冒著違法風險幫人銷單,雖然應該當場糾正這種觀念,但直接說破又容易傷感情,這其中的分寸拿捏實在需要智慧。
轄區有位知名企業家甲先生,平時很支持警察工作,跟分局關係很好。有天他拿著一張六○○元的違規停車罰單來找我幫忙,原本想直接告訴他我無權處理,但考慮到他長期支持警察,金額也不大,最後我決定自己掏錢幫他繳清罰款。當我告訴他處理好了時,他開心地要請我吃飯,我以公務為由婉拒了,畢竟一頓飯錢肯定比罰款多得多。
幾個月後,甲先生又拿來一張罰單。這次我坦白告訴他有關我的處理方式,他聽完很不好意思地把罰單收回去,之後我們的交情依然保持得很好。
二、里長的孝心
有次參加社區治安會議,里長甲先生在會上提到,很多里民抱怨警察取締違規停車太嚴格,造成民眾負擔,正當我要回應時,里長突然打圓場說:「以後里民收到罰單都可以拿來給我,我幫大家繳!」
我驚訝地問他:「里長您這麼慷慨?這麼多罰單負擔得起嗎?」
結果里長笑著拿出一張罰單,原來被開單的是他父親。他反問我:「分局長,如果是你父親的罰單你繳不繳呢?」
我立刻回答:「當然要繳!」
這場對話讓現場氣氛輕鬆不少,也讓我見識到這位里長既孝順又幽默的一面。
這些經歷讓我體會到,執法工作除了要堅守原則,如何有智慧地處理人際關係也是門學問,最重要的是讓民眾明白法治社會裡,任何人都應該為自己的行為負責。(蔡進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