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讀警聲四三四期林麗珊教授「善教惡養」專文後,讓我想起了父親說過的這句話:「是不是,罵自己;是不是,打自己。」簡單明瞭,上一期已有說明了。
父親常講的另一句話是:「寵豬?灶,寵子不孝」,這也是最簡單不過的台灣諺語,淺顯易懂,但是道理人人都懂,真正做到的又有多少人?
國家法令很早就規定學校當局或為人師表,不能體罰或霸凌學生,如果違反,輕者解聘,重者法辦,「立意良善」的結果,卻發現很多時候,幾乎都是家長和學生甚至社會輿論或媒體,在霸凌老師,尤其一些自稱是兩性平權,女性維權,或高舉反霸凌大旗的政治人物,常常夸夸其談,「憑藉一張嘴,成了騙死人的鬼」鬼雨灑空草,毫無意義。
我記得我們這一代當年被老師體罰的人,回家決不敢告訴父母,否則再挨打一次也很正常,更不會因為被老師體罰過,而去怨恨老師的。因為我們普遍覺得,愛之深,責之切,只有嚴師才能出高徒,而且尊師重道,是公認的普世價值!程門立雪更是傳世美談!
哪像今日,教師節都不放假(民國一一四年起已「准」放假),反而是一個颱風假在那裡斤斤計較!
至於母親常教訓我們的也有二句話,「做人不要貪心,心貪鑽雞籠」,另一句「小漢偷摘瓠,大漢偷牽牛」,意思是一個人從小就要學會克制自己的慾望,不貪不取不屬於自己的東西或錢財,否則會從小偷變成大偷,而且「一次賊百次賊」,做一次小偷以後,就很容易被人貼標籤,即使早就從良,但如果有類似手法的失竊現場,就很容易讓人連想。
我曾經認識一個專偷保險櫃的祖師爺,因為隨著保險櫃的進化,並不是像電影演的那樣,拿一個醫生聽診器,放在保險櫃號碼鎖傍,然後轉動號碼圓型的開關,?嗒一聲就能得手,而是要同時解決好幾組的數碼,才能成功。那位祖師爺,居然異想天開,想用「炸」的比較快,於是著手研究炸藥,不料在一次試驗中,卻把自己雙手掌炸掉了。
後來他雖然靠經營賭場維生,但只要有發生保險櫃竊案,偵辦人員很難不想到他,因為他本人雖無手再偷,但他當年犯案的同夥呢?還有他的徒子徒孫呢?所以成為被人請教的對象,也理所當然!
至於林教授開頭所說,善要教,而且要從小就教,就像我父母親從小就教我們那些淺顯易懂的「善」,沒有長篇大論,但「善」根卻深植我心,讓我們終身受用無窮。
過年的時候,常見一幅對聯; 上聯:善為至寶一生用,下聯:心作良田百代耕!如果人人都能以善心、善行、善良為寶,行善為樂,想必社會會更加和諧,人間會更加美好!「編按:第四三四期所刊周銘先生「小漢偷摘瓠,大漢偷牽牛」一文,亦係拜讀林麗珊教授「善要教,惡被養出來」專的感想,周銘先生兩文內容不同」(周 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