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趣話酒緣/焦先民

 
 


  打開電視或文字媒體,酒醉駕駛、酗酒聚眾鬧事、甚至酒後殺人…等新聞,已成了要聞之一了。

  酒與人類生活,自古以來變成了不解之緣,像婚喪喜慶、故舊相聚,都少不了酒來「串門子」。而且,在詩詞、小說中多有酒作「插足」腳色。例如,「李白斗酒詩百篇」和「將進酒」中:「自古聖賢多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就是佳文。

  在唐詩之後的宋詞,也涵蓋了後唐的李後主李煜和女詞人李清照,世人稱為「雙李」,他們在詞中把酒放在柔弱悲情的位階,由酒引申到憂國憂民的境界,其中的憤世忌俗、或感懷抒情,或懷舊憶往…無所不有。是故酒在詞中有擬人化的影子。

  談到小說,像羅貫中的「三國演義」第二十一回「煮酒論英雄」,藉酒挑明曹、劉二人鬥智的場景趣勁,曹操的奸佞,劉備的急智,都叫讀者敬佩與喜愛。

  有趣的是,「曲水流觴」也是酒中的古老故事。

  我國古代三月初三,有一個「祓禊」(音符細)的活動。人們聚集在水邊,用香草蘸水灑身或沐浴,祈求神明保佑或消除災殃,曲水流觴正是其中的一環。

  晉穆帝永和九年(三五三年)三月初三日,「書聖」王羲之召集名流如謝安、孫綽、高僧支遁等四十多位,聚集在會稽山蘭亭的曲水邊,舉行禊禮。他們飲酒賦詩,談玄論道。盛酒的觴順著溪流悠然而下,隨緣停在客人的身邊。觴飄流到誰的面前,誰就要即興賦詩。

  王羲之乘著酒興,用鼠鬚筆,在蠶紙上即席揮毫,寫下千古流芳的《蘭亭集序》。文中說,仰觀宇宙之大,俯看萬物之盛。在這個世界上,人的生命是短暫的,人與人交往也是短暫的。如果短暫的生命能夠溶於天地間,那他的生命就會獲得永恆。

  如果沒有「曲水流觴」的禮儀,沒有因觴而暢飲的興味,沒有王羲之的人品、酒品與書品的高超,是否仍有「天下第一行書」的《蘭亭集序》的驚世作品呢?

 
 
中華民國退休警察人員協會總會
社址:台北市天津街1號2樓  電話:02-2396-093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V.O.P. 建議最佳瀏覽解析度 1024X768 IE 5.5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