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受人敬愛的周爸爸
 
 


──周世斌校長的傳奇一生

  在軍警界,在四川出生的周世斌,是位響噹噹的人物,他曾擔任國防幹部預備學校(簡稱中正預校)與中央警官學校校長,人人稱他為周爸爸,不幸於109年2月24日辭世,享壽91歲,留下許多事蹟與建樹,社會懷念不已。
  周世斌於民國36年,隻身隨國軍來臺,在軍旅生活中,利用公餘零碎時間自學,甚至還常從大直徒步到南陽街補習英文,更在軍中外語學校努力學德語,清晨4點就到教室開燈念書,紮實的外文基礎也成就了他往後留學德國的契機。
警大時期|從軍轉警
為警政學術奠基走向國際

  民國72年4月,周校長奉命從軍轉警,來到當年的中央警官學校,也就是現在的中央警察大學擔任第9任校長,當年還是大學新鮮人的警大教授許福生說,從一段趣談可看出周校長在軍人嚴肅外表下,也是有輕鬆幽默一面,許福生提到有次外賓打電話到校長室,說要找周將軍,校長秘書將電話轉接後,周校長接起話筒說:「我是世斌。」對方卻說:「不是不是,我要找周將軍,不是士兵。」這段趣聞更傳為警大美談。
  周校長的自律精神更讓警大師生印象深刻,每天早上5點多起床晨跑,6點半準時主持升旗,平常也和學生一起用餐,晚上更勤訪同學寢室找同學聊天,他總是以不期而遇的方式,讓學生卸下心防,適時關心幫助。當時負責學生生活管理的隊職官,現任海巡署長、前任警政署長陳國恩回想當時,學校處處發現校長足跡,他不但常陪同學跑步外,也會走過來跟同學噓寒問暖,不僅關心有沒有吃飽穿暖及功課進度,也關心同學的未來發展,讓離鄉背井的同學備感窩心。
  周校長對學生的愛是全方位的,他會注意到學生吃得營不營養,要求早餐要有一顆蛋,想辦法改善伙食,幫學生爭取提高待遇,還要求學生參加救國團活動拓展生活圈,當時擔任學校大隊長的李貞吉〈現在是名書法家〉更觀察到,在問題學生的處置上,校長都是以為孩子好為出發點,這樣的愛、這樣的精神也為學校樹立良好典範。
  他的身教言教,更是陳國恩日後任職警界所依循的榜樣,因為他的觀念早就深植所有警察工作環境當中,陳國恩也感念道:「因為校長身上這份堅定的意志,正直的風骨,是我往後一直擔任到警政署長,奉行不移的典範和標竿。」
  曾留學德國的周校長非常重視學術,剛到任時花了好大功夫與時間彌補自己對警察學術的不足,警大教授章光明提到,校長剛到任時即利用空檔把學校全部教材翻讀一遍,深知警察學術尚有發展空間。
  為拓展警察學術,周校長積極爭取經費,讓老師出國留學取得博士學位以提升警大師資水平,為營造良好學術環境,打造師生交流空間「樂群軒」,籌建讓老師可專心研究的「研究大樓」,更將警大學術研討會推向國際。李貞吉表示,知名刑事鑑識專家李昌鈺博士正是周校長首邀回國的留美傑出校友,不僅帶動國際學者到警大參加國際學術研討會,也開放多國交換留學生,例如:美國、日本、韓國、奧地利、巴拿馬等,讓警大蛻變為國際警官學校。
  不僅如此,陳國恩說也正因周校長這些年所奠基的警政學術基礎,包含:改進組織制度、精實教育訓練、改善待遇福利、充實裝備器材及精進各種警察制度,讓警官學校在當年警政署推動五年警政建設改革過程中,扮演理論和實務結合的重要角色。
  對於辦學,周校長還有項教育理念令人欽佩,當時負責學生管教的區隊長章光明教授想起有一年教師節發生的場景,章光明說:「他自己帶著學生代表向全校老師跟隊職師長行禮,這個動作是彰顯了老師在校園裡的主體地位。」這也讓原本帶有軍事色彩管理的區隊長和隊職官,被賦予不再僅是負責訓練者的角色,讓他們更加肯定自我工作價值。
  在警大任職4年後,民國76年,周校長職務奉命異動,全校師生圍在校門依依不捨為校長送別,時任教授的李震山大法官陪同他搭車回臺北。在車上,周校長感性地說,在警官學校這幾年,是他人生最充實且最有成就感的歲月。李震山聽了點滴在心頭,周校長對警官學校的人事物用情之深、關懷之切,在30多年後,完全經得起時間的洗禮與考驗。
  如今周爸爸的學生已是陸海空三軍上將、警政署、海巡署署長,以及成千上萬最忠貞的軍警幹部,備受軍警界尊崇,雖已離世,而他真誠的性格、風骨、人品……等等,已永留人心。(文/警察廣播電臺臺長 宣介慈、記者 尤柔淳)

 

 

 
  中華民國退休警察人員協會總會
社址:台北市天津街1號2樓  電話:02-2369-093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V.O.P. 建議最佳瀏覽解析度 1024X768 IE 5.5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