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鑑新解(二十二)
 
 


順著他說,化解對方
  公元三六二年,晉王國征西大將軍桓溫上書,請求第十二任帝司馬丕,把首都由建康〈南京〉遷回洛陽〈斯時洛陽已被晉光復,桓溫上書中央請求還都洛楊十餘次,中央一律不准〉,並請求把第五任帝司馬熾以後,流亡到長江的難民,一律遷回北方,使中原地區戶口充實。桓溫理由正當,振振有詞,可是中央大為驚恐,但畏懼桓溫權勢,不敢表示反對意見。問題是中原地區,已非當年,一望千里,荒蕪蕭條。
  京畿總衛戍司令晉陽〈 山西太原市〉人王述說:「只要順著他說,他就束手無策。」於是皇帝司馬丕下詔給桓溫:「自從國家爆發戰亂,直到今天,已經五紀〈一紀十二年,五紀六十年〉,蠻族凶暴橫行,代代相傳。我一直回頭向北眺望,感慨悲愴,充滿胸懷。現在,我知道將軍打算親自率領三軍,掃蕩妖魔,清除京畿,光復舊都,除非是把生命當作身外之物,立志捨身報國的英雄,誰肯如此犧牲?一切應有措施,在你英明的領導之下,由你全權決定。只是,黃河、洛水一帶,城池荒蕪,需要經營的地方太多,工作剛剛開始,恐怕你要辛苦偏勞。」遷都的事,桓溫果然不再提及。三年後,洛陽被前燕〈鮮卑〉帝國慕容垂攻下,桓溫敗還江南,中原仍被前燕跟前秦〈氐族〉的勢力控制。
  ※王述輕輕鬆鬆就解決棘手問題,是十足的政壇老狐狸,跟時下政黨協商的人物相似。一般而言,年輕閱歷不夠的人是無此四兩撥千金的手腕,雖不值得鼓勵,但至少要知悉什麼是問題所在。晉朝跟中華民國非常相似,晉朝南遷後的光復中原,跟國民政府來台後的反攻大陸,一模一樣,初期光復反攻意願強烈,但都未能成功。都是經過六十年後,主客觀形勢改變;晉人在江南生根,不再提光復中原之事,而來台外省人在台也有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現在反攻大陸也沒有人再提。看來,短期內如不能達成願望,時間一久,就必須默然接受既成事實。而晉朝南遷江南,成就江南的富庶繁榮;中華民國撤退台灣,則創造台灣經濟奇蹟。歷史是面鏡子,一點也不為過;為政者,當熟知歷史,以古鑑今。(耿繼文)



 
  中華民國退休警察人員協會總會
社址:台北市天津街1號2樓  電話:02-2369-093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V.O.P. 建議最佳瀏覽解析度 1024X768 IE 5.5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