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茶經》
 
 

 

  四月初報載:大陸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傳統名茶「恩施玉露」,近年恩施市憑其近三十萬畝茶園,大力培養工藝傳人,已許可十家茶企和專業合作社,共用「恩施玉露」商標;如今這支品牌價值已達六億八千一百萬人民幣(約新台幣三十三億四千萬元),被列為湖北省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目錄。
  俗話說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茶是生活重要元素,同時也是文人雅士的高雅消遣,與「琴棋書畫詩酒」並列,且茶酒相當,如「寒夜客來茶當酒」。大陸「恩施玉露」的復育有成,茶又成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要角。
  回溯我國茶史,源遠流長。最早有神農發現茶葉的傳說,《神農本草經》記載:「神農嚐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到了殷周,茶不僅可作藥用,並開始成為飲料。故陸羽《茶經》說:「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聞於魯周公。」《詩經》因此記載:「誰謂茶苦,其甘如薺。」
  正因茶有苦味,古時叫茶為「荼」,《爾雅•釋木》記載:「檟,苦荼(即後來的「茶」字)也。」「荼」是由表示草本植物的「艸」字頭和表示「苦味」的「余」字組成,本來是指苦味的植物「苦菜」。到陸羽《茶經》中才將「荼」字減去一畫為茶,一般說法是,中唐以後才普遍使用「茶」字。不過,《茶經》出現的「檟」、「蔎」、「茗」、「荈」等,都是指茶。而「茗」字現代也用,連稱為「茗茶」。
  在台灣,由於荷蘭人和西班牙人先後侵占,從閩南語中學到茶叫「te」〈或類似的發音〉,之後西歐國家便將茶稱為「te」。
  茶葉所含營養素及喝茶的好處,請參閱「警聲」第二九八期李劍萍「喝茶可防『白內障』嗎?」一文。
  有趣的是,早期歐洲人長途航海,無法補充新鮮水果和蔬菜,海員經常缺乏維生素C而患壞血病致死,明朝鄭和也曾率領龐大船隊長時出航,卻未有船員因罹壞血病而死亡,西方人研究後認為,中國船員經常喝茶,足以補充維生素C。
  至於茶本身具有的獨特清香,則是茶葉中所含有的?類揮發油成分。據研究,這種香氣成分在烏龍茶和紅茶中,含量要比綠茶多,原因是?類揮發油在新鮮茶葉內,是以糖?的形式存在,不易揮發,烏龍茶和紅茶在加工過程中,工序較多,使糖?鍵在一定程度上水解釋放出游離的?類物質也多。
  台灣在民國七十年代,調製出珍珠奶茶,風行台灣大街小巷,也在香港、大陸及歐美等地流行,使得茶飲在包裝飲料與連鎖咖啡店的叢林中,開天闢地,一枝獨秀。看來陸羽《茶經》,有必要加上這一筆了;只是若與「恩施玉露」的計畫性復育相提並論,則又顯得有如花拳繡腿吧。


(我在)

 

 

 

 
  中華民國退休警察人員協會總會
社址:台北市天津街1號2樓  電話:02-2396-093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V.O.P. 建議最佳瀏覽解析度 1024X768 IE 5.5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