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龍燒獅放花筒過新年
 
 


  「年到初三已下坡,客到十五才回門。」這是故鄉過年的順口溜。這個「客」,僅指嫁出門的女兒和乘龍快婿。女兒女婿,古時甚少回娘家長住,藉過年為親娘生父噓寒問暖,也算是一種回報,很有人情味。
故鄉四川過年,都要到正月十五日才結束。事實上故鄉的年菜,只多了「豬肉」和「豆腐」,在窮人眼中,已是豐盛了。臘肉是唯一必備的年菜,這十五天的待客美食定有這個東西。而在今人眼中,臘肉已非健康食物了。
  每年正月初九為上元,「碼頭」上的人,就會興起舞龍玩獅。故鄉當年的龍獅 ,有兩種形式:一是金龍、金毛獅,一是「燒龍」和「燒獅」。前者是白晝玩,有技術表演,供人欣賞;後者夜間玩,讓人取樂,如何取樂,我且道來:
  燒龍燒獅,用的是炮竹和「花筒」,炮竹人人都會;「花筒」則是有錢人玩的。知道有獅龍,晚上要來朝賀,他們便開始「築花筒」了。用硝、硫磺、木炭等合成火藥,放進斑竹筒內,像築夯土般,將它捶築特緊即成。這其中要摻入「鐵砂」,係用舊鍋鐵片捶碎,施放起來才有「花」,也就是這玩藝兒去燒舞獅龍的人,博取圍觀者一笑。這不是一般人家玩得的。因此,聽說哪家有「花筒」,老遠都跑去觀賞。有如今人看煙火一樣的熱衷。
  有花筒的家,地埧是很寬敞的,其上放條龍凳,與正房垂直,放花筒時,獅角龍角,在凳子上排成一排,只穿褲子,背向花筒施放者,以背承受火花燒身,一筒接一筒,也有兩三筒同時施放。不過都會保持一定距離,待鐵花接觸到身體,溫度已減弱了,一般人都能承受。不過,也有為富不仁的,特別接近,甚致觸身施放,鄉人稱為「打火罐」,那會激起受燒者的抗議,以致變成群毆,一場喜事往往成了悲劇。
  這些歡樂的童年往事,已經七八十年了,而我仍念念不忘,如果要問我,願意過哪個新年,我仍會說,我願意過孩提時的新年,雖然那時沒有今天這麼豐富的物質生活,但那些快樂,今天的兒童們大都沒有享受過。

(張璞琅)







 
  中華民國退休警察人員協會總會
社址:台北市天津街1號2樓  電話:02-2396-093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V.O.P. 建議最佳瀏覽解析度 1024X768 IE 5.5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