餃子之淵源
 
 

  筆者發現,北市撫遠街新開張的一家北方餐館,店名為「角子虎」,百思不解其意,自嘆:孤陋寡聞,乃請教多人,均亦不解。為消除心中迷惑,某日心血來潮,登店求教,得悉「角子」二字是招牌名稱,即今日市面上所賣之「餃子」,是由古代「角子」所演變而來的;至於「虎」字,據店員稱並無特別意思,似係噱頭。謹將所知「餃子」之淵源,敘述如后:
  「餃子」原於古代的「角子」,三國時期,魏張揖所著「廣雅」書中,提到這種食品,它是由南北朝至唐朝時期之「偃月形餛飩」,及南北朝時之「燥肉雙下角子」發展而來的,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歷史。清朝史料記載:人民於元旦子時,盛饌同離,如食扁食,名為「角子」,取其更歲交子之義,每年初一,無論貧富貴賤,皆以白麵做餃子食之(今日餃子名稱及做法分為水餃「亦稱元寶、餃而、餃耳、扁食」等,蒸餃、煎餃等,以餃子餡又分為葷餃「包括各種肉類,海鮮類等」、素餃「包括蔬菜類、蛋類、豆腐類、粉絲」等調和),富貴之家,暗以金銀小錁藏於內,以卜順利等,家人食得者,則終歲大吉。如今則在餃子內包硬幣(新的,且經消毒過),喫到者主發財,喫到棗子或栗子者主早生貴子,喫到糕者主步步高陞,喫到豆腐者主大福大貴,喫到長生果(花生)者主長生不老。
  所以,中國民間過年吃餃子的習俗,在明清朝時已相當盛行,餃子要在年卅晚上十二點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時喫,這時正是農曆正月初一的開始,喫餃子取「更歲餃子」之意,而「子」為「子時」,「交」則與「餃」諧音,有著「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幸福之義也。

(徐味真)




 
  中華民國退休警察人員協會總會
社址:台北市天津街1號2樓  電話:02-2396-093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V.O.P. 建議最佳瀏覽解析度 1024X768 IE 5.5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