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與臭豆腐
 
 

  清康熙八年,安徽省仙源縣舉子王致和,進京考試名落孫山,欲歸故里,又苦無路費,便留京等下科再考。
  幼時曾在家做過豆腐的王致和,為了維生,便在所住的北京前門外延壽寺街羊肉胡同中徽會館內,用手推的小拐蘑,每日磨十幾升豆子,做成豆腐沿街叫售。
  有一次豆腐賣不好,剩下較多,又值炎夏,怎麼辦?猛然想起家鄉有用豆腐製成醬豆腐的,但具體不知怎個做法,於是將豆腐試著切成小塊,加鹽及花椒封在罈裡,到秋涼之後,他想起那些豆腐塊來,他剛打開罈蓋,一股臭氣便撲鼻而來,再一仔細看,豆腐已呈綠色了,他好奇地入口試嚐,味道卻很美,送鄰里人品嚐,也一致稱讚,從此王致和的臭豆腐揚名了。
  王致和官運不佳,屢試不中,到康熙十七年(一六七八年),他索性在延壽寺街路西建作房立招牌:「王致和南醬園」,雇師招徒,專做起臭豆腐的買賣來了。
  到了清末,王致和的臭豆腐竟成了慈禧太后的御膳珍品,那時御膳房每天要為慈禧準備一碟用炸好的花椒油澆過的臭豆腐,而且必須是當天新從「王致和南醬園」買來的。但有時去買晚了或趕上王致和停業盤底,買不到新的,太監們就只好用剩下的頂替。
  慈禧為考驗侍奉她的太監,有一次在進膳時,把一粒花椒暗藏臭豆腐中,到了第二天進膳時,慈禧撥開碟中的臭豆腐一看,那粒花椒果然還在,於是她嚴厲地處罰了主管太監,從此太監們只好到王致和南醬園去求方便,以保證不誤「上用」。
  臭豆腐一經「上用」,身價更高了,王致和門前的三塊立匾,均彩繪龍頭,以示「大內上用」,「王致和南醬園」六個字,分做兩塊匾,分別由狀元孫家鼐、魯琪光書寫,孫家鼐還為其寫了兩幅門對,一幅:「致君美味傳千里,和我天機養寸心」,「醬配龍蹯調芍藥,園開雞趾鐘芙蓉」,兩幅門聯四句的頭一個字和起來就是「致和醬園」。

(王金韻)




 
  中華民國退休警察人員協會總會
社址:台北市天津街1號2樓  電話:02-2396-093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V.O.P. 建議最佳瀏覽解析度 1024X768 IE 5.5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