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鼎革
 
 


  鼎,是一個很生僻不常見的字,有不少人不認識它。昔年上學,都得學寫大楷,常寫大多數人認為很不好寫的飛鳳鼎三個字,所以很早就認得「鼎」的讀音是「頂」,卻不知「鼎」是甚麼東西。後來讀到「鐘鳴鼎食」之家,才知鼎是盛飯的器皿。因為,那時人們蒸好飯,再把飯裝入飯盆,端上飯桌,供人搯取,而不是把整個甑子搬上桌去的。所以不知鼎是煮飯的傢伙。
  一般辭典中,註釋鼎是「雙耳三腳的金屬器具」,也指鼎是先民炊煮的工具。實際上,它是鍋與灶的連體物。古人鑽木取得火之後,進化到熟食,只用燒烤手段,弄熟獸肉。烤獸肉是直接在明火上烤,沒有鐵器前,或者是放在石頭上烤,有了金屬鍋子,就用塊石頭搭個灶,把鍋子架在灶上煮食,完成了灶與鍋的結合,形成了鼎的型態。
  那年,筆者派在一個入山檢查哨服勤。哨中沒有電,也沒有爐灶和煤氣,便效法古人用三塊石頭,搭了個灶,用來煮食燒水,度過一年多原始人的生活,也深深體會了灶鍋鼎,對人生的意義。如此,不必怕氣爆,也不必怕氣斷,久等瓦斯不來,何時煮,何時止,全操控自己手中。
  為何人們怕寫飛鳳鼎三個字呢?因為漢字的筆法太多,像「永」這個字,就有「點、橫、角、豎、刁、撇、捺、鉤」等八種筆法,可以用來臨摹,當字帖一般,依樣畫葫蘆。但這八法中,沒有飛字的「?」,和鳳字的「几」,更沒有鼎字的右邊那一劃,先「垂」後「橫」再「豎」的寫法,尤其那個左橫的一劃,更是從未見過,手腕活動的空間,亦受限制,更是難寫,其長短粗細,很難拿捏。因此習大字的同學們,有句順口溜說「秀才難寫飛鳳鼎」。
  鼎是鍋,革是改革、補修、打破重建,叫化子們隨時都在破鼎修鼎,並不稀奇。夫妻爭吵砸了鍋,阿公阿嬤弄破鼎,都得重建。將不好的既成事物毀棄,也是鼎革。武王伐紂,漢高祖滅秦,孫中山先生推翻滿清帝國,全是易鼎的鼎革事業。問題在於打破原有的鼎,能不能建構一個較原鼎更好的鼎。毛澤東在大陸,奪取了鼎之後,接連推動三反五反、大躍進、文化大革命,幾至鼎破砸鍋,幸有三落三起的鄧小平修補那口破鍋,才安定了十億人口,鄧小平真是個精明補鍋師。因此,修鍋,補鍋,甚至另建一個鍋,並不是像兩口子砸鍋一樣隨便而做就行的。
(張璞琅)


 
  中華民國退休警察人員協會總會
社址:台北市天津街1號2樓  電話:02-2369-093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V.O.P. 建議最佳瀏覽解析度 1024X768 IE 5.5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