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文的意境與韻律
 
 

 

  初唐著名文人王勃,詩文俱佳。千古名篇《滕王閣序》,語言優美華麗,對仗工整嚴謹,朗讀起來流暢自然。其描繪江上傍晚景色的對仗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被人廣泛傳頌,王勃本人也同感此一佳句驕傲不已。據傳他死後猶陰魂不散,常在夜晚出於贛江水面,高聲吟誦這一文句呢。
  有次一名旅客乘船至此,正遇江上吟誦之聲大作。旅客對著江面大聲地說:「這一句寫得不怎麼好,太囉嗦,如果把上一句的『與』與下句的『共』去掉,不是更簡潔嗎?」話剛講完,江面靜了,王勃的鬼魂也服了,再也不出現了。
  當然,也有人對此修改大不以為然。粗看刪掉「與」、「共」二字,文字簡煉了,意思不變,但是朗讀原文,那自然流暢的節奏和明顯的樂感,則大為減低了。文章語言藝術與製作公文書不同,公文要求文字簡單明瞭,文章則要考慮全文是否和諧一致。
  另如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宋代有位土秀才以為「清明」原就是「時節」,「時節」兩字可刪;「行人」自然是在「路上」,「路上」兩字也可不要;「酒家何處有」本來就是「借問」,「借問」兩字也可以刪去;至於誰來回答,顯然不是主要的,可以略而不提。因此,「牧童」也是可以刪除的,經此一改成了:
清明雨紛紛,
行人欲斷魂。
酒家何處有,
遙指杏花村。
  全詩七言成了五言。似乎簡約了不少。然而,原詩節奏徐緩,跟連綿不斷的春雨和雨中的行人十分和諧,意境深遠,餘味無窮。改後的詩變得節奏加快,如急行軍,沒有了原來的自然與和諧,讀來索然無味。聞不出文藝的味道來了。
  後來,亦有人將它改為六言詩的:「清明時節雨紛,路上行人斷魂。借問酒家何處?牧童遙指杏村。」
  此外,民間酒店亦曾有人仿題此詩,擬出一副對聯:「此即牧童遙指處,何須再問杏花村。」亦饒有風趣。
(于愷駿)

 
  中華民國退休警察人員協會總會
社址:台北市天津街1號2樓  電話:02-2396-093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V.O.P. 建議最佳瀏覽解析度 1024X768 IE 5.5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