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港印象
 
 

  前陣子鹿港小鎮在報紙上大打廣告,推介「老街古蹟文化」以吸引觀光客,女鎮長王惠美並以自己的影像刊上廣告版面,邀請旅客去遊玩。茲述所知鹿港二、三事如后。
  台灣民間流傳一府、二鹿、三艋舺的說法,「二鹿」指的就是鹿港。地名帶鹿,卻與產鹿無關。事實是鹿港盛產稻米,昔時到處設有方形米倉,倉廩台語發音為「鹿」,故將此倉廩頗多的地方稱之為「鹿仔港」,後簡稱鹿港。台灣府誌載有「鹿仔港街水陸輻輳,米穀聚處」,可為佐證。
  鹿港在明鄭時期即已開發,開港時間據說為雍正年間。清初福建移民大量擁入開拓,並延伸至中部。移民就由此登港,乃發展成中部最繁華的港市。可是好景不長,咸豐年間濁水溪氾濫,其支流夾帶大量泥沙流入港。再加鹿港溪不斷的漲溢,沙土淤塞了港口,水域逐漸淺小,船舶不能靠岸,昔日興盛就此消失。
  鹿港寺廟甚多,最負盛名的是龍山寺與天后宮,均建於乾隆五十一年,前者為泉州開天寺的分寺,後者為全台第三早的天后宮,僅次於馬公之媽祖宮(明萬曆卅一年建)及台南的天后宮(清康熙廿二年建),雕樑畫棟,建築富麗,香火極盛。
  鹿港昔時有一條「不見天街路」的主街,寬不及四公尺,其時因商業繁盛,常遭土匪或海盜侵犯,乃在街道上加蓋屋頂,傍晚關閉街門,外入難以侵入。惜因發展所需,於民國廿三年拓寬拆除,改建成現代市街了。現在還有一條「後街」,尚保留古早遺容,筆者年初曾往一遊。這條後街寬不過三公尺左右,路面全用磚石舖成,兩邊房舍多有兩百年以上歷史,一磚一瓦,充滿古樸痕跡,古早味十足,約花半小時即可走完。可惜兩旁攤販林立,雖然增加繁盛風貌,可也損傷小街古早趣味,不過還是值得一遊。
(董書崑)

 
  中華民國退休警察人員協會總會
社址:台北市天津街1號2樓  電話:02-2396-093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V.O.P. 建議最佳瀏覽解析度 1024X768 IE 5.5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