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警聲粹語
 
 


生命的真諦

  杜甫的曲江詩中說:「酒債尋常處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
  「人生七十古來稀」,筆者認為這是昔年在生活條件簡陋的農業社會是這樣的,如今由於人們生活條件改善,醫藥醫療科技發達,人已可活到八、九十歲及至一百多歲高齡,仍然健康如六、七十許人,實司空見慣,不足為奇了。不過實在說,人生的需求應不是止於壽命長短的追求,而是要看活著的價值如何?
  人在健康活著的時候,充滿快樂,生氣盎然,若非意外事故,不致隨時會死;若活著時體弱多病,生機不旺,形同苟延殘喘,這又有何意義?
  活得有價值,是多方面的,例如捨己為人,為國家生存從容就義,是死得其所。倘若損人利己,苟且偷生,則生同走屍,有人死後名留史冊,萬人景仰,是乃雖死猶生。有些人倒行逆施,活得惡名昭彰,人神共棄,則生有大憾,死有餘辜!一個人生和死的價值分野,就在此須臾的河漢之差。因此,一個人的人生觀,須先認清人的生存和死亡的意義。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這也是生活中常見口頭禪。可不是?宇宙猶如一座大戲院,芸芸眾生,就是這一大戲院的演員和觀眾,劇情的演出有起有落,悲歡離合,忠奸賢愚;有可歌可泣,有亦善亦惡的種種,就是「複製」了戲台上的故事。在人生演員中,有主角,有配角,有跑龍套的,這些腳色的風起雲湧,當然是要依據其個人的適切與轉換得宜的條件,才能勝任愉快,也是可以自行選擇與開創角色的。當然,戲外的觀眾,也是要有其分寸的拿捏與堅持;排隊付錢、買票、準時進場、對號入座,有一定的規矩。想看白戲、挑座位,都是會打亂規矩的不良行為。
  觀眾也是要「盡責任」的,像在看戲的當兒,要保持良好態度與秩序。看到戲演得好的地方,可以鼓掌鼓勵,看到不夠好的地方,也不妨喝點倒彩,好讓戲的參演者、排演者知所檢討,日益精進。等到一齣戲落幕了,人散場空,豈不是「人生如戲」的收場?
  元朝盧摯的「折桂令」,開宗明義第一句話就說:「想人生七十猶稀,百歲光陰,先過了三十。」一個人的一生,不論你是戲裡的演員也好,觀眾也好,一幌眼就溜掉了一萬多個日子,所以要拿捏準了你的身份與角色,樂觀奮鬥,人生的角色越是多彩多姿,版圖也就更為擴展,這幸福法門就是生命真諦的本尊,則「人生七十才開始」,豈不又給自己退休後帶來一片靚麗空間?(陳治民)

 
  中華民國退休警察人員協會總會
社址:台北市天津街1號2樓  電話:02-2369-093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V.O.P. 建議最佳瀏覽解析度 1024X768 IE 5.5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