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冬至
 
 


  今年冬至,為十二月二十二日(農曆十一月七日),台灣的冬至通稱「冬節」,主要的民俗是搓湯圓及祭拜家中供奉的諸神和「地基主」。湯圓象徵圓滿、團圓的意思,也具有「取圓以達陽氣」的涵意。因為過去民間有天地的觀念,天代表陽、乾,冬至過後陽氣開始上升,所以說「冬至一陽生」,為使陽氣回復,於是以圓象徵迎接陽氣,而在吃過了湯圓,就表示又多了一歲。
  有句俗話說:「冬至大如年」,即是說冬至的重要性和過年一樣。傳統的冬至要過三天,冬至前一天叫「小至」,當日叫「長至」,隔日叫「後至」。應節的食物在南方吃湯圓,在北方吃餛飩或餃子。宋人周密在《武林舊事》中有傳神的記載,他提到杭州人過冬至的情形,「三日之內,店肆皆罷市,垂帘飲博,謂之『做節』。饗先則以餛飩,有『冬餛飩,年餺飥』之諺。貴家求奇。一器凡十餘色,謂之『百味餛飩』。」
  因為冬至這一天,太陽在極南,日影極長,所以冬至從前又稱為「長至節」或「南至」。冬至這一天白晝最短,所以冬至又稱「短至」。意思是過了冬至這一天,白天將開始慢慢增長了。每年的冬至,一定在十二月廿一、廿二日,這是依據太陽運行而計算出來的,以冬至為基準氣候,極為準確。但農曆因為是依據月球,所以冬至的日期就沒有一定。大抵冬至在農曆的十一月前半月是大雪,後半月是小雪,有時在上旬,有時在中旬,有時在下旬。因此,史籍上有占時的說法,左傳僖公五年載稱:「凡分、至、啟、閉,必書雲物,為備故也。」這就是說,凡是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八個節日,一定要記錄太陽附近的雲氣顏色,作為吉凶水旱的占驗。又如《胡廣志書》上說:「冬至在上旬則冬寒,中旬則暖,下旬則次年正、二、三月極寒。」
  中醫認為,夜間屬陰,白晝屬陽,冬至這個節氣,是陰陽主氣交替的時候。《內經》書說:「人與天地相應」,也就是說人與自然界息息相關,自然界的變化能夠直接或間接引起人體不同的生理和病理變化,特別是對那些長年患有較重病症的患者,身體抵抗力差,屬於陽衰之症,不能適應陰陽交替的急劇變化,所以往往會在類似冬至這樣的重要節氣變化之際,加重病情,甚至死亡。而冬至過後,陽氣來復,「陽衰」的情形會得到陽氣的扶助,病情才會有所好轉。所以「重病難過冬至節」的說法,是值得多加注意的。


 
  中華民國退休警察人員協會總會
社址:台北市天津街1號2樓  電話:02-2396-093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V.O.P. 建議最佳瀏覽解析度 1024X768 IE 5.5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