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是否很難-從「主人翁」語意說起
 
 

  『辭彙』對「主人翁」的解釋有二,一為小說戲劇中的主要人物,一為對主人的尊稱。在古籍中出現「主人翁」計有〔史記•范睢傳〕「願為吾借大車駟馬於主人翁」。〔漢書•東方朔傳〕「願謁主人翁」等等。
  「願謁主人翁」之說有一段故事,在漢武帝的寡居姑母館陶公主,於五十多歲時寵倖了一個十餘歲的董偃,為了能長久在一起,先將長門園獻給漢武帝,再裝病不能朝見,伺機安排漢武帝和董偃會面,以取得漢武帝的認同;因此,漢武帝才會向館陶公主說「願謁主人翁」這句話,從此董偃天下聞名,人皆稱「主人翁」。由此看來這裡的「主人翁」意思應和辭典的解釋有別。張公鑑先生在八十二年元月十四日的中央日報「誰是『主人翁』」一文中,認為在漢武帝眼中董偃不過是個下人,館陶公主才是主人,「主人翁」應該是指「館陶公主的男人」。
  另外,梁文傑先生於去年元月八日在中國時報,針對教育部長鄭瑞城用「始作俑者」讚美創立蔣經國基金會的毛高文這一件事,發表了一篇文章,認為孔子原話其實是讚美之詞,但是教育部的《成語典》是說:「始作俑者被用來比喻首創惡例的人」。梁文的理由係根據中國史上,以人殉葬在先,以俑殉葬在後,以及「始作俑者,其無後乎?」是反問的口氣等。而華視出版社印行的『每日一辭』第一輯認為,以俑殉葬在先,人殉葬在後,以及「始作俑者,其無後乎。」是肯定句等理由,支持辭典的說法。鄭部長也對用錯成語表示不好意思。
  又「罄竹難書」在『孫臏兵法』「奇正」篇中「形勝,以楚越之竹書之而不足」;唐朝『皮日休文集』第九卷「移元徵君書」篇中「果行其道,罄南山之竹,不足以書足下之功」等文句,並沒有負面的意義,但是現在的中文辭典把它定位在「喻罪惡多端,非簡策所能盡載也。」也就不能硬說「罄竹難書」也可以用來讚美某人的仁行義舉。
  由上述看來,中文在作學問方面真的是很難,但是若在與人溝通方面,只要遵循辭典等工具書的通說,若再加上一些積習成常的用法,如現在多以「差強人意」取代「差彊人意」也無妨,只要不強要別人接受自己的獨特見解,應該不會很難吧?(李祥昌)

 
  中華民國退休警察人員協會總會
社址:台北市天津街1號2樓  電話:02-2369-093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V.O.P. 建議最佳瀏覽解析度 1024X768 IE 5.5 以上